常见故障
|
产生原因
|
预防及排除方法
|
1、外泄 |
(1)运输途中振动及受热后,阀盖与阀体联接处紧固螺母松动。 (2)长时间使用后密封圈表面磨损。 (3)超温使用造成密封圈“过烧”,密封失效。
|
(1)安装前及第一次受热后,检查一下紧固螺母有否松动。如有松动,将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后,对角稍为拧紧紧固螺母。 (2)排除方法同上。
(3)使用时,实际使用温度应小于阀门最大工作温度。 更换密封圈。 |
2、内漏 |
(1)在阀门处于开启状态时,过量拧紧阀盖与阀体联接处的紧固螺母,造成下密封圈内径缩小,导致关闭阀门时,柱塞将下密封圈内表面破坏
(2)介质中有硬颗粒,尤其是新管道中电焊渣等金属杂质未处理干净,造成下密封圈内表面划伤。 (3)超温使用,造成下密封圈“过烧”,密封失效。 (4)安装在冷热频繁交替部位,或阀门在受热状态时,急骤冷却,由于阀体与密封材质不同,收缩率不一,导致泄漏。
|
(1)必须在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时,稍为拧紧紧固螺母,切忌在阀门处于开启状态时,过量拧紧紧固螺母。 更换密封圈。 (2)应将管道中的金属杂质清理干净。对含有硬颗粒的介质应谨慎选用。
更换密封圈。 (3)同1-(3) (4)在这些部位应谨慎选用。 |
3、阀盖与阀杆之间螺纹滑牙 |
(1)干磨擦造成成螺纹快速磨损。 |
(1)在使用过程中,应经常在阀杆处添加阀门脂或高温锂基脂,增加润滑,减少磨损。 更换阀盖。 |
4、框架断裂 |
(1)过量拧紧阀盖与阀体联接处紧固螺母所致 |
(1)应适度拧紧 |
5、阀门卡死 |
(1)管道中金属杂质未清理干净,卡在框架上,导致柱塞不能上下升降。 (2)框架断裂 (3)DN65以上阀门阀杆与柱塞联接处平面轴承压碎。
|
(1)同2-(2) (2)同4-(1) (3)关闭阀门时切忌采用加力杆。 更换平面轴承或柱塞组合 |
6、阀体或阀盖炸裂 |
(1)“水击”现象所致。尤其在蒸汽管道上,停机后,管道中的冷凝水未排放干净,当重新开机后,冷凝水受热气化并急速膨胀,产生巨大的冲击力。
(2)超压使用 |
(1)蒸汽管网上应有良好的疏水或放水系统。停机后,整个管网位“放空”。安装在重要部位(如分气缸)的柱塞阀最好处于开启状态,以免冷凝水积聚在阀腔内,排不出去。
(2)选型时,应按阀门使用规定,压力等级降一级使用。 |
7、阀门与管道联接处的内螺纹或法兰面断裂 |
(1)安装时拧紧力过大 |
(1)安装时拧紧力应适度,以联接处不漏为原则。 |